随着“全面二孩”政策放开,高龄备孕妈妈数量急剧上升,在众多的孕前检查中,有一项很重要的检查就是内分泌检查。内分泌检查共六项,临床也叫性激素六项检查,主要是通过检查了解患者的内分泌状况,看看卵巢、脑垂体以及下丘脑等功能是否正常。医生提醒,凡是生殖方面出了问题而且怀疑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,都应该进行此检查,尽早明确诊断,给以后的各种治疗提供依据。
检查时机很重要,为了使内分泌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,更加有参考价值,选定抽血化验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,较好是在月经期的第3天检查。
为什么非要在这一时段检查呢?因为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,有卵泡期、排卵期、黄体期、绝经期四种类型,而这些类型的正常值是不一样的,而且差异很大,如果无法判定是“四期”中的哪一期,化验的结果就无法准确判断。
例如,月经周期的第10天检查,就难以判断是卵泡期还是排卵期。因为如果这个人的月经周期短,只有24或者24天,她的月经第10天就是排卵期;倘若她的月经周期是30天,则不是排卵期。因此从检查的角度来看,性激素六项检查的最佳时间,应该是在月经来潮的第3天为好。
教你粗略看懂内分泌激素六项
1.雌二醇(E2):
E2是雌性激素中活性最强的一种。血清E2测定对评价各种月经异常是非常有用的指标,如女孩青春期提前或延迟、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、卵巢早衰等。在不孕症患者中,血清E2的监测对于监控诱导排卵及随后的治疗是非常有用的。另外,在体外受精(IVF)中,对卵巢进行过刺激时,通常每天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的使用和卵母细胞的收集进行调整,也需要检测血清E2浓度。
2.孕酮(P):
看到有个“孕”字你就大致明白它的功能了,孕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子宫内膜增厚,腺体增生,为受精卵植入做准备。从孕酮浓度的升降可以推测卵巢滤泡和黄体的活动,临床上用于监测未怀孕妇女的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功能。
对不怀孕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可帮助查找原因。
3.睾酮(T):
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雄激素。女性主要来源于肾上腺皮质,卵巢也能分泌少量。女性中高水平的睾酮一般见于多毛症、男性化、多囊卵巢综合症、卵巢肿瘤、肾上腺瘤和肾上腺增生。4.催乳素(PRL):
PRL在人体内主要是发动泌乳,使已充分成熟的乳腺小叶向腺腔内泌乳。对乳腺的发育有一定的作用。在妊娠中期与雌激素、孕激素、糖皮质激素等协同作用。对卵巢激素的合成、黄体生成及溶解有一定作用。同时,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也有重要作用,特别是对胎儿肺的形成。它是测定不孕症的一项重要指标。在育龄妇女,血清中PRL增高可引起“非产性”溢乳、闭经及月经失调等。绝经后妇女的PRL下降,低于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的数值。
5.促卵泡刺激素(FSH):
育龄妇女的月经期内,血中FSH水平随雌二醇和黄体酮的水平变化而变化。在排卵前FSH明显升高,达一峰值。在月经第3天测量血液中卵泡刺激素(FSH)的浓度,可用来预测受孕能力。如果FSH高于15mIU/mL,则代表着生育能力较差,如果高于40mIU/mL,在临床上代表着卵巢功能衰竭。
6.促黄体生成素(LH):
FSH可促进卵泡成熟,是诊断不孕症的重要项目。月经中期的LH高峰可促成排卵,在预测排卵时间上具特殊重要性。LH与FSH在月经周期中呈“同步变化”,常同时检测。
若FSH和LH水平很低,说明是垂体功能不足;如果FSH和LH水平正常或增高,说明垂体没有问题而是卵巢本身的问题,它存在功能早衰的可能性。这时仍需继续坚持人工周期治疗,以保持卵巢和子宫功能。
怎么知道卵巢功能好不好呢?
这是所有女性同胞关心的话题,尤其是对于积极备孕二孩的高龄女性。内分泌激素六项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女性的内分泌功能,但当就反映卵巢储备功能方面,抗苗勒氏管激素(AMH)指标更具灵敏性。临床上,有的高龄女性检查性激素六项结果正常,但通过检查AMH发现卵巢储备功能已在下降。
AMH能够反映整个生命周期的卵泡活性。女性出生时,血清中AMH浓度水平很低,青春期后AMH浓度达到高峰,并在整个生育年龄维持在高水平,之后随着年龄及各种因素逐渐消耗,AMH浓度会随之降低,直到绝经后无法测出。
相对于其它指标,AMH值相对稳定,可在月经周期的任何一天进行检测,不受月经周期和激素药物的影响,可即时生成准确、可靠的标准化结果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。因此,AMH是目前预测卵巢反应、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最理想生物标志物。